《责任会计应用研究》 |
|||
前言 本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西方管理会计学科,对责任会计的原理与技术作了基本阐述。六十年代以后,西方企业推行运用责任会计。八十年代以来,我国在总结过去会计管理经验中借鉴西方责任会计的知识,探索中国式责任会计的模式正在某些行业作各种尝试,到目前为止,煤炭行业尚未全面形成责任会计核算系统。但随着改革的发展,这已成为必然。 首先,搞活企业要建立内部经济责任制。其中责任是基础,是核心,责权利结合,就是要以责定权,以责计利。而责任会计正是以经济责任为核算对象,来考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及责任承担者业绩的一种会计。因此,建立责任会计,是搞活企业、强化责任的客观要求。 其次,煤炭部以“资本运营”为中心,正在各行业推行“三条线”管理与核算办法,但这种办法目前还仅仅是一个框架,不仅需要有理论上的指导和创新,而且需要进一步深化,才能让现场会计直接操作。 再次,摆脱煤炭行业用人多、效益差的困境,需要责任会计的配合。朱镕基曾多次亲临煤炭行业调查,并作出指示,煤矿要以产定人,减人提效。 从这几年的实践看,这些工作的开展难度很大,但划小核算单位,落实内部单位或具体人员的责任,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。而突破难点需要责任会计的配合。 可见,煤炭行业应用责任会计是煤炭行业资本运营的客观要求,是煤炭行业解忧排困的客观要求,它适应了煤炭行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,有利于煤炭行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。本书是在从事“煤矿责任会计系统设计”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撰写的。其特点有:①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与方法,立足中国的实际情况,使我国的会计改革既体现中国特色,又同国际接轨;②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结合,既体现科学性,又体现可行性;③将科研成查同社会效益结合,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,既体现学术价值,又体现社会应用价值;④将政策研究同操作过程结合,既体现政策性,又体现可操作性。 本书第二、五、七、八、九、十、十一、十二章由朱学义撰写,第一章由侯晓红撰写,第六章由黄国良撰写,第三章由李湘燕撰写,第四章由武美云撰写,全书最终由朱学义总纂定稿。本书实际资料以山东兖州矿务局、山西晋城矿务局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情况为基础。 本书适用于煤炭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和其他有关的经济管理人员、煤炭高校会计教学研究人员、会计本科高年级学生和会计研究生。
|
朱学义、候晓红、黄国良著 中国税务出版社出版
|
||